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三農”問題解決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關鍵,鄉村建筑的升級改造問題是繞不開的課題。
近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相關情況。
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提出“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鄉村振興!”
01、讓農村享有現代建筑
在鄉村建筑升級過程中,需要舊城拆遷和居民遷移,但居民的日常生活必須得到保證,所以對于一些房源不足的地區需要大量快速落成住房。另一方面,新城的建設相比于以往更重視環保節能。
裝配式建筑具有規范化,統一化,高效化等優勢,能加快鄉村房屋的建造速度,降低成本,滿足農民的要求。因此,裝配式建筑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迎來很好的切入點和機會。裝配式建筑是建筑工業化和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合,以人為本的高科技的、各種先進技術的集成,目的是更加高效的為社會提供質量更好更環保的建筑產品,它的優勢非常明顯。
裝配式建筑鄉村應用化將一改農村自建房自發、隨意建設的弊病,對于空間規劃、生態資源等方面,將起到促進作用。通過工業化的手段,把城市居民享受的建筑技術、材料和產品應用到農村建筑中,并結合當前工業化建造模式進行新型鄉村建設。
02、保留鄉村特色風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1號文件)中明確規定堅持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積極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編制村莊規劃要立足現有基礎,保留鄉村特色風貌,不搞大拆大建。
因此,如何利用裝配式建筑,在優先保障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用地的前提下,根據鄉村住宅需求及休閑觀光等產業分散布局的實際條件,探索靈活多樣的鄉土風味建筑,田園建筑,是必須要考慮好的。
政府的訴求是探索鄉村振興模式;資本的訴求是投資回報平衡;村民的訴求是改善生活品質、增加收入;而建筑學自身的訴求,是文化傳承與村落激活,幾者缺一不可,建筑師作為一個調解者,需要做的則是兼顧各方利益,實現共同目標。
03、裝配式建筑在民居改善方面的意義
農村目前在建設方面仍處于比較粗放,缺乏監管的狀態,很少跟現代化的裝配式建造方式接軌。
同時農村很多建筑在布局和使用功能上很難滿足旅居的空間及舒適度要求,如結構安全、隔音、保溫隔熱、防潮及居住舒適度等方面有待于完善。
考慮到傳統方式建造建設周期長,傳統工匠難求,不少項目時間上耗不起。這種需求,恰恰給予了裝配式建筑發展空間。
04、裝配式建筑在鄉村旅游方面的優勢
裝配式建筑可以解決旅游景區或目的地建設用地不足、用地難等問題,以可移動、可拆卸式建筑滿足游客的個性化、差異化的住宿和娛樂需求。其次,可以更好地適應鄉村旅游發展的需求。
“裝配式建筑”以具有一定網紅特質的建筑形態出現,能很好地解決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建筑創意不足的問題。同時,對于生態環境要求高、固定建筑難以建設的森林公園、國家公園、生態型景區等是一種既能滿足游客休閑、度假需求,同時對環境影響相對小的形式。
研究數據顯示,每萬平方米的傳統酒店需要210天左右的施工周期,而移動酒店只需120天,建造時間成本約為傳統酒店的57%。
05、裝配式建筑在數字建設方面的作用
鄉村建筑智慧化,是鄉村振興智慧化的關鍵一步。而裝配式建筑的引入更是加快了這一步驟的進程。
裝配式建筑能有效提高建筑產業標準化程度,推動相關規范與標準的進一步完善,以確保預制構件實現大規模生產的可能。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軟件如BIM、VR等互聯網技術與裝配式建筑設計相結合,建筑產業必將積極向信息化、技術化方向靠攏,并開創出一套適合自己的信息化流程。
掃描二維碼關注防水材料招商網公眾號
找項目,看防水行業資訊,瀏覽防水信息更方便
(目前已被2萬人關注)